汪海林:金口玉言-剧本的精彩是具体桥段的精彩|第五期全国戏剧编剧研修班课程

首页标题    首页    教育培训    汪海林:金口玉言-剧本的精彩是具体桥段的精彩|第五期全国戏剧编剧研修班课程

20211026日,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的中戏文戏剧文化提升工程第五期全国戏剧编剧研修班在文旅中国直播录制。

本日课程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主讲《影视编剧创作方法》。现发上2篇学员课后心得,以飨读者。

 

金口玉言——如何提升编剧自身价值的创作巧思和技巧

十三组汪妍

轻触手机屏幕上的圆形按钮,我按下了这堂时长2:35:47课程的第5541个点赞。对于长期痛斥流量明星、经常出现在微博热搜的汪老师,在无意间,竟然暂时地成了本期编剧班获得点赞数最高的一位老师,的确充满了一些戏剧色彩。而这堂课也是本期编剧班开课至今,我一个人在屏幕前发出笑声最多、笔记记得最少、听得最自在、但在总结概括学习心得时又最花心思的一堂课。

写学习心得之前,我点开了百度,搜索起了汪海林三个字,呼啦啦一大堆的信息都是关于汪老师如何痛批娱乐圈流量明星、小鲜肉怪相、影视圈乱局现状的信息。对于我这个几乎不关心娱乐圈八卦,只执著于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兴趣的人来说,破天荒地,我又饶有兴趣地点开了有汪老师参加的那一期《吐槽大会》,短短744秒的时间,我一个人又在那里开始笑„„梗王级别的脱口秀,动不动就给你甩个包袱,嬉笑声中,竟又不动声色、云淡风轻地又批评了一遍整个娱乐圈的现状。接着我又看了一遍梨视频早在四年前录制的对于汪老师和宋方金老师关于影视圈幕后各种怪像的访谈的完整文字报道。我突然感到,之所以汪老师经常当刺头一般顶在各种舆论风口浪尖,其实,很有可能是他对自己所处的行业环境的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深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情意识。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汪老师几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些干货技巧、编剧和创作者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可以借鉴参考的实用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了所有学员。

一、当今社会转型、社会形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剧作的创作

电视剧、影视剧的剧情套路流程时刻发生变化,编剧工作者在创作时,需要在符合大规范和硬性规定的前提下,懂得适时变通,适应变化,机智灵活应对。

二、影视剧创作中需要注意区分的三个基本元素:

1、创意;2、创作;3、制作

近年来,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将创意和创作混为一谈的乱象。创意本身原则上只是一个好的主意和构思,人人都可以迸发这样的思维火花。一个创意固然重要,它很可能成为一个震撼世界的优秀作品的灵感契机,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和个人经历中学会纵横观察、果断把握时机和进行快速决断反应、培养对特殊事件的敏锐度、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开拓视野和乐于改变固有思维模式。

但是,要将一个好点子转化为有艺术价值且兼具商业价值并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影视戏剧作品,那就不是靠个人拍脑门儿就可以决定的,而是需要集结一整个具有职业素养、经过长期职业培训和不断进行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创作班底,从而实现最终作品的呈现。

三、编剧创作流程的巧思

1)定剧名(仔细斟酌,注意剧名在潜意识中带给人的联想)

2)取角色名(富有地方特色的高考录取名单)

3)人物职业设定(发掘有趣的新兴职业类型)

4)收集创作素材的渠道(狗仔队工作方式和行业专家顾问捷径)

5)搭建人物关系、对标经典结构模型(如狮子王VS哈姆雷特)

6)组建专业工作团队(编剧+导演+演员无缝衔接,专业程度高,高效运作,减少沟通成本)

四、拒绝一切老套的剧情模式,时刻与平庸作战

除了某些特定的需求,任何关于描写会议场景的剧情绝不能直接描绘和口头讲述整个开会过程,而必须采用具有鲜明记忆点的具象物品或对话来进行嫁接传递会议内容以及所需要推进的情节。如:门外士兵对话、吃烤鸭、吃熊掌、烧饼芝麻、洗手间内确定诺曼底登陆地点等例子。同时,剧作家永远要把精力放在精彩的剧情和桥段的创作上,而千万不要浪费文字在寒暄、司空见怪的常态描写、或无意义的自言自语的叙述中。时刻要保持清醒的思路,尊重和重视自己写的任何一句话,在重新审视的过程中,检查剧本中的每一行字是否都是可以抽离出来拍成有内容、有印象的剧情片段。

五、人物形象的极品之争

纵观任何时代的任何经典著作或戏剧影视作品,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必定是充满极强的个性特征和充满争议的,像一根尖锐的细针,戳破现实的气球,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某一个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现实,看似孤立却隐藏了社会群像的代表性特质。只有找到这样的人物特质和个案事件,才能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其中,在描绘人物时,必须出乎意料却又觉得理所当然。与众不同的人物塑造的独特性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1)反应不同;2)状态不同;3)选择不同。让观众猜不到,摸不透,看不懂,却又在揭晓后恍然大悟。

六、系统化统筹布局,剧本工厂的管理体系

在讲解香港TVB进行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个体系其实就是一部由人构成的永动机械钟表。其创作的原动力来源于看不见的人类思维活动和信息搜集过程,而每个组别的协同工作过程就像齿轮般紧密衔接,从而严丝合缝地运转整个机械装置。任何瑕疵和失误都如同偶然掉入其中的金属碎屑或灰尘,一旦发现及时清理才不至于影响全局。此外,在构建每一个部件时,会同时制造不同形状的机械零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拼接组成。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海量信息的综合搜集归类,有可能很快就能通过特定程序的使用,一键合成一部剧的初步情节链条,而编剧的工作就是控制好各种常量和不断加入变量参数。七、反其道而行、惟恐天下不乱的编剧逆向思维不断制造失衡、打破平衡永远是制造戏剧冲突和精彩记忆点的不二法则。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无外乎构建、解构和重构三个步骤。但是一个编剧的个人水平恰恰是在处理这类人物关系中得到体现。男女主角的相遇、相恋、反目、和解等一系列的关键时刻必须像打靶一样,精准对应到某一集的某一场中,这样清晰的定点有利于编剧把握剧情展开的时间节点和合理安排故事线的推进。就像视频播放软件中的那些红色刷屏前方高能弹幕,迎面暴击,才能印象深刻。

八、标新立异,桥段为王

所谓桥段,BridgePlot,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实现某个戏剧目的,可以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以是为了进行场景的转换,更有可能是铺垫接踵而来的大反转,这样的一些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过渡性情节段落,就是桥段,其篇幅可长可短。富有创意、具有独特视角的桥段是支撑和决定一部剧是否精彩的核心。千万不能为了剧情迅速进展而牺牲一些有特殊作用的桥段,编剧必须牢记局部大于整体。一部作品无论长短,观众对其的整体印象往往只能存在某几个片段中,这时候,是否有精彩的桥段出现,就成为了那惊鸿一瞥,久久不能忘怀。就好比在墙上的软木板上布满分镜头的示意图和便签纸,桥段就是那一颗颗图钉,虽不起眼,可一旦拔除后,纸张就瞬间飘散一地。

九、强强联手、所向披靡:经典叙事+先锋叙事+商业叙事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信息传播形态的巨大转变,无论是戏剧、电视、影视产业还是娱乐综艺节目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观众们的观演需求也水涨船高,使相关从业人员都深感专业难度陡增。浮躁的社会造成了鱼龙混杂的行业江湖,快消式、流水线生产的各类作品侵占着观众的视线,一心只求流量点击量和票房收入的行业生态,大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很多编剧在纸醉金迷中都已经忘记了自己从业的初衷,那些为了灵感迸发而笔耕不辍的一个个清冷的冬日早晨和虫鸣鸟叫不绝于耳的闷热夏夜。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为了自己心底的执拗,在进行编剧创作时必须在只有在叙事的三个层面,即经典叙事、先锋叙事和商业叙事三者都达到的前提下才开始后续的拍摄流程。这是一种对自己作品呈现、对团队合作和对观众观演的负责。那些急于求成、梦想一夜暴富的人是永远不明白,只有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训练,才有可能在某一时刻,把握住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否则一切将沦为空想的怨天尤人之中。坚持自我才学能力的提升才能最终获得普遍认同和体现个人价值。Youdeserveit!(你值得拥有!)

谨以此文,自勉和共勉。

 

精彩剧本,桥段创造

九组学员宁恩铎

汪老师一再强调,剧本的精彩一定是因为具体的桥段的精彩。当我们作为观众时,我们看到的戏剧影视作品是具体的一场场戏,一个个动作。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一个行为,去理解到这个人的精神世界。这是符合大众的认知逻辑的。因为生活中就是如此,我们去面试,去相亲,都会去通过观察别人身上的一些小的细节,来推断出对方的人格和思想状态。

戏剧,电影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生活的模仿。所以在戏剧影视中观众的认知逻辑,一定是会被观众的生活经验所验证的。我们的很多编剧的设定,是一种牵强的设定。我们的创作者主观上写某个人物很强大,周围人都对其爱戴有加。但没有具体的桥段支撑,或者其程度达不到令人信服,只会让观众觉得这种人设虚假,剧情不好看。一个好的桥段,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物,几个好的桥段,就可以支撑起一部戏。

桥段换句话说,就是细节。桥段包含着一连串的动作细节和物件细节,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情节段落。剧本永远是局部大于整体。

艺术讲究的就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高深。剧作的质感完全是在一个个细节当中感受到的。很多时候,作品的主体立意被作者设定地非常高深,富有哲学色彩。但是具体拍摄出来,戏就不是很好看。很多文艺片就是有这方面的问题,高深的立意没有具体的艺术手段支撑,也就变成了不知所云。观众不认同,严谨的创作者也不认同。只会有很多不懂创作的评论家对其称赞,造成了这种作品一种高深的假象。这种的创作理念就是整体大于局部,反过来其结果便是不成熟的作品。反观戏剧影视史上的经典作品,都是在具体的细节上对宏观立意有足够的支撑的,经典作品是从每个角度看都足够有可观性的。所以,要想做出一个伟大的作品,先要做好一个让人信服的细节。

2021年11月15日 13:2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