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殷红木棉》:用抒情性的亮度与英雄式的力度合而为一的史诗

首页标题    首页    中国剧本    音乐剧《殷红木棉》:用抒情性的亮度与英雄式的力度合而为一的史诗

“你从来不曾疑惑,苦苦追寻的终点,只是总在半途中,把同行的人改变。寻道的旅人,早已渐渐走远,只留下火红的木棉,盛开在伶仃洋畔。记忆的诗篇,那些模糊的脸,只是你圣洁的灵魂,从来都不曾消散。”音乐剧《殷红木棉》以倒叙开场,一首Opening《寻道者》奠定了全剧的基调,彭湃、邓中夏、杨殷之母谭氏、杨殷发妻李庆梅等在剧中与杨殷关系密切的革命战友和亲人,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在叙述着他是谁,我是谁,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将会成为谁,完成了第一首剧诗的任务,最后全剧又以倒叙首尾相辅完成了全剧的目的。

这是笔者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观看由由广东省中山市纪委监委、星海音乐学院联合出品,资深剧目策划人、中国歌剧舞剧院剧目创作部主任赵海风担任艺术总监,音乐剧著名编剧杨硕担任编剧,著名导演、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钟浩担任导演,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陶陌担任音乐总监作曲系副教授陈思昂担任作曲,中国歌剧舞剧院舞美设计师陶雷担任视觉总监,阵容整齐强大。而该剧主演由王传亮、吴惠敏、谢韵、冯国栋、许乐、刘颖、郭轶清等一众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为观众带来一部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杨殷为主人公的音乐剧作品,呈现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近些年笔者看过很多以革命人物原型创作出来的音乐剧,这是我看到的一部比较完整,严格按照音乐剧创作原理和规则完成度较高的音乐剧。该剧以杨殷烈士为原型,以众多先烈为群像,散点式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纪律监察委员杨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事迹高度浓缩,以音乐剧特有的板块结构叙事,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革命信仰。

前面提到音乐剧创作的原理和规则,音乐剧常用的方法是开场有一首Opening定场诗,Opening作为定场诗的旋律是主旋律,音乐要不断重复剧中,加强音乐在观众脑中形成固定的旋律,最大的作用就是观众散场后能哼唱出主旋音乐的调调。这一点《殷红木棉》做到了。

《殷红木棉》作为剧名又彰显出剧目策划人对剧目的深度理解,剧名就是这部剧的戏胆,一棵木棉树是杨殷和所有的革命者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又象征着我们隐秘的红色事业的伟大。全剧共分两幕,22首唱段,从文本创作上我们都知道,中国戏曲是线性结构戏剧,而音乐剧是板块结构创作,但该剧却隐藏着线性结构创作的双重性,为中国音乐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创作课题。

音乐剧是戏剧表演与音乐和舞蹈高粘度的结合,通过舞美转化场面无缝换景,达到艺术的完美统一,全覆盖展现艺术魅力。该剧导演运用音乐剧的技术手段是非常高超,也非常全面,情节与舞美的无缝衔接是真正音乐剧手段,从第二首剧诗开始场面逐步展开,从独裁者出来后,情节场面顺利汇聚成场面流,非常精彩。

第一幕以杨殷加入同盟会到五四运动为主线,目睹黄花岗起义、宋教仁遇刺到国民党的腐朽,其信仰从三民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历程,这是一个人物成长的过程,使观众完全进入到了杨殷的心路历程,完成了戏剧的观演关系。而第一幕的情节设计和音乐设计,旋律时而平缓、时而激昂,把人物内心的矛盾通过剧诗抒发出来,舞台的节奏也在躁动的社会里把杨殷的内心冲突表现出来。第二幕杨殷加入共产党后,领导粤汉铁路工人运动、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组织开展广东监察工作,最后因叛徒出卖而遭国民党反动派迫害壮烈牺牲。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剧,都需要快速推进故事,将背景信息传递给观众,第一幕已经将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主线及副线用剧诗快速推进,用旋律转换角色之间的核心任务基本完成,那么第二幕有几处音乐的画面感的处理让观众欲罢不能。杨殷与母亲,与李庆梅、潘佩珍两位妻子,与孩子之间的剧诗唱段,或咏叹、或宣叙,节奏分明,独唱、重唱及合唱巧妙穿插剧情里,剧情与音乐的自然流动,让观众体验到革命先驱者内心的柔软与刚强果断,尤其是杨殷与叛徒白鑫之间的关系,两个人的二重唱超越了音乐和剧诗本身,为全剧谢幕时舞台背幕上“用生命捍卫信仰”刻上了永恒的记忆。

其实音乐剧的特征是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震撼的场面,这个震撼是人类心灵上的震撼,又能让观众感受到震撼心灵的音乐,这个音乐又是观众内心挥之不去的场面。《殷红木棉》基本上完成了音乐剧的动作,情节里大大小小的元素不断推出,让观众追随着杨殷惊心动魄的革命之路,去感受杨殷等革命先驱不惜用生命去捍卫信仰,追寻真理的红色历程。

“用生命捍卫信仰”,这是一部用抒情性的亮度与英雄式的力度合而为一的史诗音乐剧,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驻会副会长、音乐剧研究者)

2023年4月25日 07:39
收藏
作者:羊驰